维稳末梢的平安哨兵余姚丈亭镇创新“枫桥经验”纪实(下篇)本报记者 余春红
小组长成为称职的“千里眼”“顺风耳” 丈亭镇党委书记王春媛告诉记者,一年多前,她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乡镇的经济发达了,交通方便了,乡镇干部晚上回城里住的多了,与老百姓接触的机会少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到农户家去的次数少了;通讯发达了,电话、网络上办理事情多了,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却少了。而这“几多几少”造成了乡镇对村里情况的掌握出现了盲点。尤其是并村之后,许多行政村规模扩大,村干部也无法悉数掌握全村三四千村民的情况。 “必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发挥村民小组长、社区楼栋长和企业车间组长的作用。”王春媛说。屠新海、陈素凤等总共448名村民小组长、楼栋长和企业车间组长就是这样在去年8月“走马上任”的。他们构成了丈亭镇维稳工作网的最底层,一个村民小组长或楼栋长负责联系20到30户村民或居民,这样一来信息盲点不复存在,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化解。 最近就有一个例子。丈亭镇下辖有个梅溪村,因建农家乐工程,对河道下游的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30多名群众准备去市里集体上访。该村的一位村民小组长听到消息后,迅速向镇里汇报了情况。镇干部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解决了村民的问题,平息了纠纷。如果信息不灵通,小纠纷得不到迅速化解,很可能就酿成大矛盾。 维稳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村务监督员和村民服务员,这是对村民小组长、楼栋长和车间组长所有职责的概括,其中信息员是第一位的。屠新海告诉记者,每周四之前,他都要填好“维稳工作排查表”,书面上报本组的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意见。其中大量的小矛盾、小纠纷都由他解决在小组内部。 龙杰制衣公司的高管对此深有体会。去年,该公司一名车间主任发现员工在下班后无事可做,生活无聊,容易滋生打架斗殴,便及时将情况告诉了老板叶岳钿。企业很重视这个问题,马上为员工宿舍添置了电视机,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近几年来,丈亭镇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信访办结率则高达99%。这与村民小组长、楼栋长的“分忧”密不可分。
楼栋长阿姨学会了如何维权 这“五大员”,屠新海、陈素凤能当得好吗? 无论是屠新海还是陈素凤,他们都是通过选举当上村民小组长或是楼栋长的,因此大家给予的信任是他们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坚实的支撑,但却并不能凭此包治百病。镇长杨国元说:“练好基本功,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他们胜任的保障。” 于是,一份份培训菜单开出来了:对村民组长进行有关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政策培训;对楼栋长进行治安管理、物业管理、邻里纠纷调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对企业车间组长进行劳动合同法、外来人员服务管理的知识培训…… 效果立竿见影。59岁的退休工人张亚珍是三江社区的一位楼栋长。不久前,楼栋里一位居民从小店里买了瓶麻油,打开食用时发现麻油已经变质。这位居民当即气冲冲找商店算账理论,说不上几句,便和商店服务员争吵起来。张阿姨听到争吵声,便赶过去,斯斯文文一句话就让双方打住了:“吵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打电话给96315,让他们给个公平的说法。” 张阿姨说,这一招是从培训中学来的。就在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一天,社区请工商所的副所长讲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维权方法。在此之前她从来不知道“96315”,也没有买东西保存票据的习惯,一堂课听下来,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江社区主任胡华英介绍,到目前为止,今年社区已经组织楼栋长培训3次,内容涉及到居民碰到最多的计划生育、消费者权益保护、治安管理等方面问题。 杨梅节前进行游客接待培训、村委换届前组织选举法规政策培训等等,由丈亭镇组织的培训今年累计已有5次。 据镇里统计,448名组长今年1到7月收集到各类矛盾信息252条,其中大部分由组长自行化解。在工作方法上,镇里对小组长有很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六必访”:村民(员工)婚嫁丧娶必访、有思想问题必访、有生活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有家庭纠纷必访、征地拆迁必访。而实际中,小组长们在一些矛盾纠纷调处中表现出的智慧甚至让镇干部都不得不佩服。 丈亭镇是杨梅之乡,农村几乎家家有杨梅树。龙丰村的村民在1983年分了杨梅山林。近年有一批移民安置到该村,由于他们没有杨梅树,杨梅节期间便擅自上山抢摘其他村民的杨梅。为了防止每年杨梅节出现类似情况,该村村民小组长杨时根给镇里出了一个点子:由镇里拨出专项资金收购山林,让移民也能品尝到杨梅。此计一出,抢摘杨梅的纠纷戛然而止。 讲到丈亭镇的维稳举措,余姚市委书记王永康说,“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要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丈亭经验”是丈亭镇结合实际丰富发展“枫桥经验”的成果,也是“平安余姚”建设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一个缩影。
|